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是全国首批职业本科试点学校,围绕国际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国际交流合作,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路径和示范经验,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《推进公共外语改革创新研究》的资助。
形成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◆◆。基于国际交流工作的实际,学校以“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项目”、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研究为抓手,从五个维度对国际服务价值追求进行了阐释:有明确的国际交流工作定位,形成国际服务能力发展目标;聚焦国际化人才现实需求,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供给能力;聚焦国际产能服务,提升技术技能服务能力;聚焦能力提升主体,打造国际化水平的教师队伍;搭建能力提升平台,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参考和重要遵循。
构建职业本科院校开展国际服务的落实机制。学校构建提升国际服务能力的机制,统筹建立国际服务组织架构,厘清国际服务的供给主体、管理主体,明确能力提升的目标对象和责任主体◆。基于国际服务能力目标,学校着力完善能力标准和提升流程,构建国际服务能力运行机制,有效提升国际服务能力。学校加强经费保障,筹措专项资金、规范经费管理;加强激励评价,建立目标考核和能力提升激励体系;开发理实一体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能力提升资源体系,构建国际服务保障机制。
拓展国际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◆。学校与“走出去”企业◆◆、当地政府合作共建海外学院、培训中心等机构,开展多层次教育培训;为国际产教发展搭建协同平台,推动校企合作对话机制的构建;开发科技服务项目,加快成果转化。聚焦教育对外开放,学校着力加强中外职业教育沟通,共建职业教育共同体,拓展与国际职教组织的教育合作空间,选拔优秀人才参与国际合作;建立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平台,承办职业技能大赛等高水平赛事。学校积极举办中外交流机构年会、国际性特色论坛等影响大、范围广的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平台,推动中外职业教育机构深度对话;促进与国外院校师生的双向流动,共享优质资源,推动职业教育技术、服务、标准的梯度输出。
畅通“职教出海”实施路径◆◆。一是输出职业教育资源。学校获批“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”和“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”立项建设单位,跨境电商、建筑工程、旅游管理等专业分别获牵头建设项目和参与建设项目◆◆。二是积极推动海外分校等项目建设◆。学校与菲华海运(菲律宾)公司共建“菲际物流学院”,参与共建中国—蒙古国职业技术学院敖包校区和中国—多米尼加职业技术学院项目◆、◆“鲁班工坊建设联盟”各项活动;依托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,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。三是扎实推进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教育。围绕中国传统文化、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,聚焦学历教育◆◆龙8国际、技术技能培训和文化交流合作;依托现代物流管理、建筑工程技术南宫28、工艺美术等专业,积极开办具有◆◆“中文+◆”特点的课程。连续两年举办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“汉语桥”线上团组项目。四是开展特色文化课教学。学校立足齐鲁文化,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地域文化资源,为美国、英国、西班牙、韩国、日本、意大利、俄罗斯、巴基斯坦等国家近千名语言类留学生提供了历史文化古迹探访◆◆、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、传统民族文化体验等课程。五是积极参与各类国际技能大赛◆。2022年学校成功承办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“物联网”赛项山东赛区选拔赛比赛;艺术设计教师在2023MUSEDESIGNAWARDS(缪斯国际设计奖)中获金奖;外语专业学生连续在三届“相约上合杯◆”比赛中获奖◆◆。
扩大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◆◆“朋友圈”。学校与百余所境外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,推动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◆、职教标准输出、海外分校建设等项目。学校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、中非职业教育联盟以及鲁班工坊建设联盟等组织成员单位,是“AU+”亚洲大学联盟成员单位,近年来,先后荣获“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”、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、日照市外事教育基地等称号。
探索提升国际服务能力的方案。学校建设产学研结合平台,与“走出去”企业、友好院校等建设联合实验室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,开展技术研发,助力“走出去”企业◆◆、境外企业转型升级。合作共建海外学院等境外办学机构,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标准,形成国际化课程和培训体系,培养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。建设海外语言文化中心,培育有鲜明特色的中外人文交流品牌,开展多种类型和层次的中外人文交流项目,讲好职业教育的中国故事。组建跨境职业教育联盟、职业教育共同体,促进职业教育政策沟通、畅通合作渠道;开展职业教育对外援助,加强对被援助国学员和教师的培训,推广优秀职业教育办学成果。组建由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研究智库,凝练典型模式和案例,引导国际服务模式创新、效能提升◆◆。建设高水平非通用语种教师队伍,科学设置非通用语种专业,开展高校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改革,培养多语种人才;引进和培养非通用语种教师,提升教师队伍的外语能力和国际化水平。